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伽经 78:如果你通达无我的道理就不会有什么动怒,反而很同情他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楞伽经(三)02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e076339mcoh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慧律法师讲座

楞伽经(三)02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425页。【譬如陶家,于一泥聚,以人工、水、木、轮、绳方便,作种种器。如来亦复如是,于法无我,离一切妄想相,以种种智慧、善巧方便,或说如来藏,或说无我,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,不同外道所说之我,是名说如来藏。开引计我诸外道故,说如来藏,令离不实我见妄想,入三解脱门境界,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,作如是说如来之藏;若不如是,则同外道。是故大慧,为离外道见故,当依无我如来之藏。】

解释一下:看经文,譬如陶家,“陶家”就是譬喻如来,于一泥聚,用一个泥土,“聚”就是泥团,其实佛所讲的道理,万法空无自性,就是法无我的真理,一切法无生,这是永远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宣说的,“一泥聚”就是真理是一样的,统统法无我,万法空无自性,法无我的真理是一样的,接下来,用种种的智慧方便,就是用人工、水、木、或者轮、“木”就是木头,“轮”就是轮转,就是做器具的一个过程,还有绳子的方便,诸位,这些用人工、水、木、轮、绳方便,都是佛在世印度要做器皿的一种工具,现在不一样,现在是用电、用模子,那现在就更发达了,人工、水、木、轮、绳方便,就是比喻用智慧种种的方便,来显现法无我的真理,作种种器。种种器就是器皿,作种种不同的器皿,意思就是说,我们这个如来藏是一样的,但是作种种不同的器皿,那一团泥土是一样的,却作了种种的器皿,法无我的真理是一样的,但是呢,用种种的智慧方便,说出不同的语言,都是来衬托如来藏种种的名相,作种种不同的器皿,如来也亦复如是,于法无我,“法”就是万法,“无我”就是空无自性,万法都空无自性,一切法无我,你动念即乖,着就是不对,于一切法既然无我,就离一切妄想相,如果你见到万法空无自性,没有能所,能缘心是妄想,所缘境仍然是空无自性,则离一切妄想相,以种种善巧、智慧,种种的方便,就以种种的智慧、善巧方便,这个是比喻众生,这些种种境界不了解,但是,透过了智慧,善巧方便,来让众生了解很深的实相的境界,有时候说如来藏,有时候佛陀说,法无我,以是因缘,我才讲“如来藏”这个名词,不同于外道所说的神我,着一个我见、妄想的神我,是名说如来藏。

“开”就是开示,“引”就是导引、或者是引导,“计”就是计着,“我”就是神我,计着神我这种种外道,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,我说如来藏,是为了开示引导计着一个神我的外道错误的我见,说如来藏,其实目的是什么,是令离不实的一种神我,“见”就是邪见,外道没有佛的正见,令离不实的神我邪见这种妄想,佛是正等正觉,而一切外道悟了不究竟,就有种种的邪见和妄想,入于三解脱门,“三解脱门”就是空解脱门、无相解脱门、无愿解脱门,意思就是说,如果一个人能够证得万法皆空,万法无相,本自无相不可得,万法无所求,没有能所,一个人能够契入空、无相、无愿,无所求三解脱门境界,这三个会让你彻底解脱其实一切经典都在讲这三个空、无相、无愿,希望怎么样?“疾”速疾,很快你就成了无上正等正觉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就是无上正等正觉,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,作如是说如来之藏;若不如是,“若不如是”就是,如果我只说如来藏这个真我,而不说种种的空、无相还有其他的名相,那么我们不了解佛的用意,是在破那个神我之邪执,如果我只说如来藏的真我,而不说种种的空、无相等等,这些不生不灭的藏体,来破神我的邪教,如果不这样子,那么我的如来藏,就同于外道的神我。是故大慧,为离外道的妄想自心的神我之见,为离外道的妄想自心所现的神我之妄见,应当依佛所说的,“当依”就是应当依佛所说的无我相如来之藏。当依无我,依无我就是无我相的如来之藏,当依如来,佛所说的无我相如来之藏。

那么整句把它贯串一下:佛在这里做一个比喻,譬如佛陀,这陶家比喻如来,用一个无我的真理,就像一个泥团,用善巧方便的智慧于人工、水、木、轮、绳方便,作种种的器皿。如来藏也是一样,有种种的异名,不同的名相,如来亦复如是,于一切法本自空无自性的无我,是为了让一切众生离一切妄想相,所以佛用种种智慧、巧立种种的名相,善巧方便,破除你的执着,让一切无明的众生能够体会甚深的实相的境界,所以佛有时候说如来藏,有时候说法无我的真理,以是因缘故,佛才说如来藏,这不同于外道着一个我见,神我一个妄想,所以佛才说如来藏,佛说如来藏。是开示,是引导计着神我的诸外道,破除他们的妄想、颠倒、执着,才说如来藏,令一切外道凡夫离不实的神我邪见的妄想,而入于空、无相、无愿,三解脱门的境界,希望一切众生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无上正等正觉,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,作如是说如来之藏;如来之藏是为了破除凡夫跟外道,如果我只说如来藏,而不说空、无相,其他存在不生灭的藏体之性,来破其神我之邪教,那么我就变成跟外道一样的着神我见。是故大慧,为了离外道的妄想自性的神我之见,应当依如来所说的,究竟至圆至顿的法无我相的真理所谈到的如来之藏。

【注释】“陶家”:即(就是)陶师,比喻如来。“一泥聚”:比喻法无我之真理。“泥聚”,(就是)泥团。“人工、水、木、轮、绳方便”:比喻智慧方便。“作种种器”:即(也就是)作出种种不同之器皿。比喻如来藏之种种的异名。“若不如是,则同外道”:若但说有如来藏,而不说藏性体空、无相等,以破神我之邪执,则同于外道之说。

【义贯】“譬如”制“陶”器之专“家”(陶师),“于一泥聚”之材料,施“以人工、水、木、轮、绳”等“方便”,而“作”出“种种器”皿。诸佛“如来亦复如是,于”一切“法无我”之极理,及远“离一切妄想”分别“相”之境界,“以种种智慧、善巧方便”晓喻众生如是之甚深实相境界。有时候“或”巧“说”此实相境界名为“如来藏,或”巧“说”此名为“无我”、无相等等名义,以为显示,如彼陶师,以一团泥作成种种器皿,都是有用的,功不唐捐。“以是因缘故”,佛“说如来藏”,是故如来藏“不同”于“外道所说之”神“我,外道所说的神我,其实是妄想,是名”佛所“说”之(的)“如来藏”。为了开示,佛为什么说如来藏呢?为“开”示“引”导“计”有神“我”的妄见妄想之(的)“诸外道故”,佛才“说如来藏”的真我以破邪见邪计,“令”其“离”于虚妄“不实”神“我”邪“见”之“妄想”,而得“入”于空、无相、无愿之“三解脱门境界”,进而有“希望”速“疾”证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以“是”义“故,如来应供等正觉,作如是说”:有真我“如来之藏”。然而如来“若”但说有如来藏真我,而“不”说空、无相等为藏体之性,以破其神我之邪执,“如是,则同”于“外道”之说。“是故大慧,为离”一切“外道”邪“见故”,汝等应“当依”于“无我”相之“如来之藏”。

【诠论】本段主要在以譬喻表示说:法无我之理本只有一个,而如来随机成器,用来解释前面所说:藏性有种种异名,而其体实在还是一个。陶家比喻如来;泥聚,比喻“法无我”的真理;人工、水、木等,比喻如来之智慧方便;种种器,比喻为如来所说之如来藏性及其众名。泥团只是一个,因为泥团无我相,(没有自相),所以任凭陶家依种种因缘,以种种方便,加以塑造,而成种种器。这个就是万法空无自性,才能成就佛道,万法有其自性,那锁死了啊,被固定了,然而这些器,虽有种种相、种种形、有种种用,而且各个不同,但是亦了(因为)它空无自性,终归是同一个泥团。这就是表示,无我理是一个,所以,无我理,就是空无自性的真理,万法空无自性,即见无我的道理,那么,在座诸位,一切法既然无我,这个世间有什么好争的呢?既然一切法无我,与谁争是非呢?与谁论对错呢,所以争吵只是在跟你的心灵的无明在对话而已,争吵,苦的不是别人啊!是你自己的无明啊,你今天争吵其实在你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,通达道理的人,怎么会跟人家争一个道,争一个那个呢,最近,就像有一个人,哎呀,那个网路就批评师父,写了三十几张来,我到现在,一个字都没有回答,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啊,欸!没有什么意见啊,所以这个众生,如果说你通达无我的道理,就不会有什么动怒啊,你反而很同情他啊,反而非常地同情他,他造了这个业啊,他将来的自己果报不知道,不知道,那我们怜悯他,所以我们不能用恨来生活在这个世间,一个悟道圣人,圣理的人,圣真理的无我的道理,总是会宽恕众生,给众生一个机会,给众生一个因缘,天下无不可原谅的众生,我们给他一个机会跟因缘,希望他能回心转意,来护持正法,因为“法无我理”是没有自相的,所以任凭佛如来,依种种因缘,随种种根器,以种种智慧方便,加以塑造施作,因此而得种种名,而凡此诸名,亦无自相,其体终归是藏性。

再者,前面一节说空、无相、无愿,乃至自性涅槃,而现在则说“无我如来之藏”,名称虽然不同,但其无我体还是同一个。因此这是不同于外道所执之神我,佛特名此为如来藏。

复次,佛表示,如来之所以说如来藏的原因,主在开引执我之外道,欲令其离著,入三解脱门,疾成正觉。这是有三层意义的:一、表示(印证前面所说的)阐提亦当成佛。阐提就是断善根的众生,叫做一阐提,一者表示印证前面所说的,一阐提的众生还是可以有机会的,所以,我们不要说把自己卡死,不原谅众生,或者是老公一辈子不原谅老婆,或者是老婆一辈子不原谅老公,或者兄弟姊妹,有的众生实在是很难理解,像这几天报导的,有一个儿子看他爸爸快不行了,然后奔驰三百多公里,从北部开到南部,他爸爸快断气了,他不管,他爸爸要赶快送去急救,来什么,来到银行要解约,他有定期存款要解约,一百五十万啊,解约,他为了那一百五十万,开车赶快载...载到~然后去解约,银行看到他爸爸,然后也有身份证,也不敢去拦截,就真的解约了,一百五十万领到了,车子要开回去,半路,因为他爸爸病得很严重,奄奄一息,断气了,他为了那一百五十万,不管他爸爸快走了,快死了,这样开车。如果我的徒弟为了这一百五十万,把我载了很远的时候,我就会跟他讲,抽屉有啦,你不要载我去领啦,我有放一百五十万在那边,操死他爸爸,也要领那一百五十万,所以你就知道,这个人的心很可怕,可以作佛,也可以做畜牲,哪有人对爸爸是这样子的,这个还不是最惨的。

英国啊,英国有一个更可怕的,讲了,你都起鸡皮疙瘩了,英国有一对夫妻,因为很喜欢赌博,很喜欢开Party.Party就是派对,我们讲的轰趴啦,结果你知道吗?为了领保险金,这对夫妻很可恶,放火烧掉自己的房子,生了六个小孩,全部烧死,后来大家认为,这个房子火灾,是一种意外,他还上电视喔,他爸爸可以得到奥斯卡金像奖了,喔,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泪,在电视上,哎呀,诉说他失去儿女的这个痛,六个孩子统统烧死,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泪,就在电视机面前哭得昏倒了,其实火~后来这个电视里面,大家都募款,大家看到这一幕,一次烧死六个孩子喔,大家也跟着电视那一幕,一直哭啊,大家都有同情心,捐款,收一大笔款项,然后政府允诺要照顾他,因为两个老人家很可怜,六个孩子一次统统烧死啊,英国的政府会特别地照顾你,结果大家都不相信这么巧合,就去刑事鉴定火灾的现场,发现有点火的痕迹,找出来,是他爸爸放的火,为了保险金,为了让政府给更好的公寓啊,因为英国有一道福利,如果膝下都没有儿女的话,政府会给比较好一点的公寓,他为了那个公寓、保险金,然后引起整个英国人的同情,还募款呢,还在电视上哭得昏倒呢,看到这一则,哇!看到这台湾,儿子为了领一百五十万,爸爸死在车上,这个还不算什么呢,放火烧掉,烧死自己六个孩子啊,你知道吗?你就知道,这个是人吗?It’s a human?这是人类吗?这就不可思议了。

二、诸佛以大悲故,不舍一个众生。三、表示邪见的可怕。诸位,宁可百年不开悟,不可一日走错路,那个邪见的可怕,是你亲近的人,丢一个话题给你,或者丢一个主题给你,你不知道法法空无自性,就在那个地方一直打转,我执、法执,什么都来,诸位,那个就是很可怕,邪见的可怕,所以我们其实念佛不算坏事,诵经也不是坏事,其实我们现在错解佛意,因为若离邪见,即可顿入三解脱门,乃至速成菩提正觉。然而凡夫由于自心妄想执著之邪见所覆,故自障自性解脱,乃至菩提,因此去除邪执邪见和执着,为修道之急务。所以,师父在这里强调,一个人不修行,离佛道还比较近,一个人碰到恶知见、邪见,邪执的上师,或者是上人师父,他会有麻烦,会断了他的法身慧命,而且他绝对不会说他自己是错的,因此,师父了解,大藏经里面所谈的,我们看了非常多的经典,哇!了解那种邪执的可怕,邪见和执着的可怕,因没办法沟通,教不来,救不起来。

428页。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人相续阴,缘与微尘,胜自在作,心量妄想。】 

尔时世尊再一次宣说这个长行文,跟长行文用偈颂来表达,而说偈言:凡夫、外道所执的人相其实是相续的一种五阴相,外道一直计着,这个“缘”是指外道的邪因缘,外道认为万物都是神我所创造出来的,或者是外道认为是四大微尘所构成的,是胜性、是大自在天所造的,所以这个邪因缘,有的是认为四大所创造出来的、所作的,有的人是计着,“胜”就是胜性,“自在”就是大自在天所作,这是两个,又计~“胜”就是胜性,“自在”就是大自在天,大自在天所创造出来的,凡是此都是自心的现量的一种妄想分别。其实这种妄想分别了无实体,根本就空无自性。师父再解释一下:凡夫、外道所执着的人相,这种相续的一种五阴身,外道有种种的邪执的因缘,怎么样呢?有的人说,是四大微尘所构成的,这个四大又是永恒存在的,然后,有的人又计着胜性,有的人计着大自在天所造成的,凡是这种种的邪执、邪见呢,都是自心现量的妄想境界,分别而有的,了无实体。

【注释】“人相续阴”:“人”,即(就是)人之相。“相续阴”,就是相续之(的)五阴。“缘与微尘,胜自在作”:承上面一句谓(说),各种外道于人相所现相似而相续之(的)五阴,相似,什么叫相似的呢?就是昨天跟今天差不多,中国人跟美国人都是人,看起来差不多,都是有眼睛、有鼻子的,叫做“相似”,相似的五阴,上辈子是人,我们这一辈子还是人,有头、两只手、两条腿,看起来差不多,这个叫做所现的相似而相续的五阴,各自邪计为种种能作之作者所作而成的,意思就是,有一个造物主,就是,有一个上帝,如计为邪缘,如计为种种的邪“缘”、或者是依“微尘”、或者是“胜”性或者大“自在”天等所“作”。这个我们在《楞伽经》的前面都已经讲过了。“心量妄想”:凡此皆(都)是自心现量之妄想分别。

【义贯】“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”:凡夫及外道所执之“人”相,及见实有“相续”之五“阴”相,并计此等皆为种种邪因所造,或计种种邪“缘与微尘”所作,乃至计为“胜”性或大“自在”天等所“作”而成。凡此但由自“心”现“量”之“妄想”分别而有,了无实体。所以诸位,在座今天来讲,包括伊斯兰教,也就是阿拉上帝阿拉所创造的,包括基督教,或者是由上帝所创造的,圣母玛利亚等等,这些统统就是佛所讲的,凡此但由自“心”现“量”之“妄想”分别而有,了无实体,但是,我们对于宗教,我们给他一个尊重,现在是讲所立的立论的这个思想,是完全不一样的,佛不承认有一个上帝创造天地万物,绝对不,如果上帝创造天地万物,上帝从哪来,上帝的爸爸妈妈是谁,这上帝没有爸爸妈妈,上帝本自自然存在,大自然本来就存在上帝,那上帝从哪来,不能问,你也是被创造的,没有资格问,问了以后,就挑战神的权威,那么,就是看个人的信仰的思想、理念啦,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看什么Good News,就是祷告,希望上帝的权柄啊赐我无罪,在上帝神的光明带领之下,让我摆脱无量的痛苦,感谢神的恩典,让我走上一道康庄大道,到最后都是感谢神,很多,都是这样子,那个让我来祷告,我也是很厉害的。

【诠论】这一首偈所颂为:凡外之我见,唯妄无体。凡夫的我见是执五蕴相续之体;外道的我见是计执微尘、胜性、自在天、神我等邪因缘。而凡夫跟外道此(这)二种妄见,皆是自心现量,妄想分别而有。在座诸位!你只要记住一句话,你今天所有的身、口、意的造作,都不能离开你那一颗心,你所有的感觉,都是错觉,所有的生命里面,都在错觉里面,连续的动作,就像你去看电影一样,它那个电影一幕一幕,啪啪啪...一直出来,那是连续的影片所连接上来的,生命就是一种妄想,生命就是一种妄觉,生命就是一种错觉,我们把刺激当作享受,所以,人之所以痛苦,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,我们人的痛苦在哪里,是因为追求错误的东西,现在就是比看看谁有善根啦,那像师父二十岁,就善根被发现了,我就知道,这个是人生宇宙的真理,所以,十岁的时候,梦见自己是~小二、小三梦见自己是出家人,后来你看,就现出家相了,前一阵子,梦见自己是清华大学,那可能在中国大陆念清华大学,那个又不是做梦,很清楚的,非常清楚的,我常常讲,我前世应该的大陆的,大陆来的,前世啦。

429页【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,观未来众生,复请世尊:惟愿为说修行无间,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。】

解释一下: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,“摩诃萨”就是大菩萨,用神力观未来一切众生,众生当然就是一切,包括十法界的,复请世尊:所以,大慧菩萨跟佛对话,统统在演一出戏给你看,就是为了下一代的未来世的众生,就像《楞严经》阿难示现的,示现到种种的,才有种种的~一部《楞严经》的产生,所以这一部经典是大慧跟佛这样对话,才有这一部《楞伽经》,所以,复请世尊,惟愿为说修行无间,“修行无间”分二种,一种是理无间,叫做唯心现量境界,行无间,事相,磨掉习气,就是精进修行的时候,所以我们要悟无生理,悟无生理不能解决问题,一定要事修,就是“行”,磨掉习气,听经闻法是为了改掉、修证自己的错误,听经闻法是为了要配合纯粹身、口、意业清净的精进修行,才需要来听经闻法,所以听经闻法,你回去,一样懒惰,那听经闻法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,早课也不做了,也不念佛、也不持咒,我本性就是佛,可惜你不是啊,做做早课吧,那个都是着相啊,人家持咒,那个都是着相,自己也不用功、也不持咒,我悟了即心即佛,即心即佛没有用啊,你的习气还在啊,你心是佛,没错啊,道理,你懂啦,一切法无生,你也很会讲啊,那个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现前的时候,会贪吗?会,那就表示不是真功夫,那真功夫就是“理”跟“行”啊,要纯一啊,要纯一无杂啊,“无间”就是不会被烦恼、无明所间断,叫做“无间道”,般若智慧不会被无明、烦恼所间断,叫做“无间道”,所以,修行无间,理,悟一切法无生,事相的修行就是断掉习气,所以,修行亦顿亦渐,修行碰到根器差的,就是,你慢慢来,因为修行是点滴的功夫,一切都不能造假的,碰到根器比较利的,嗯,一切法无生,人家修百千万劫再来的,这辈子只是再复习一下,所以,要看他的根器,所以一定要了解,理无间,还有行无间断,“行”就是精进,事修的意思。

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。诸位,一门顿超,叫做“大方便”,有次第断证,依行,然后次第断证,称为“小方便”,在这里要讲一句很重要、很重要的话,诸位,至圆至顿的法,本来就没有渐次、没有阶位的,底下这一句话很重要喔,于圆顿中方便安立阶位跟次第,于阶位当中,回归当下,即见至圆至顿的圆觉自性,所以,圣人一刹那间见圆顿,至圆至顿的如来藏性,法法回归当下,所以,法亦顿亦渐,但是,法也是非顿非渐,“顿”跟“渐”仍然是比较而来的,讲“顿”讲“渐”是方便给你分辨根器的,如果还有顿跟渐,仍然落入生灭的代谢名词,法,唯是一心真如,无所谓顿,无所谓渐,所以,究竟义的《楞伽经》里面,后面有讲,十地菩萨有回归,有时候到一地,一地有时候到七地,七地回归二地,并无次第,因此于圆顿当中方便安立次第,于次第当中,回归当下,即见永恒。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,以神力观未来一切众生,复请世尊为说:理无间还有行无间,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。一门顿超,称“大方便”,依行断证次第,称“小方便”。

【注释】“观未来众生,复请世尊”:是以神力观察未来世一切众生,而预知未来亦有顿入者,故再请问世尊修行之大方便。“修行无间”:“无间”,为于理与行纯一无杂,无有间隙、无有间隔,融通一气,无有间断,直趋菩提之行,称为修行无间。在这里,有一个重大的,如何能进入修行无间呢?诸位,证得真如,即入修行无间,所以说,意思就是,开悟见性,大悟见性的人,才能称为进入修行无间断的,一般烦恼,一般的众生修行,是起起落落的,今天心情好的话,听两部经典、念念佛,明天心情不好,夫妻吵架,佛再也念不下去了,啊,带我去看医生呗,就是这样子,一下起,一下落,一下进,一下退,这个就是有间断,被烦恼隔阂,叫做有间断,所以一切众生称为“有间道”,不称为“无间道”,不称为无间道。“大方便”:依行渐证,称为小方便;一门顿超直入,称为大方便。

【义贯】“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”以其神力,普“观未来众生”,而悬知未来有顿入者,故“复请世尊”:“惟愿”世尊“为”我“说修行”者如何得入于理与行纯一“无”有间隙、间隔、间杂,融通一气,无有间断,直趋菩提之行,有“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”所行之“大方便”法门。所以,在座诸位!只有悟道的人,他懂得圆满法,这一句,不能吹嘘的,你到任何的道场或者你的同参道友,你去注意,听听他们讲话,他就不会伤人,因为他证得了圆满法,他有绝对的宽容心,因为他证得圆满法,他有绝对的宽恕的心,因为他证得了圆满法,那么什么没有证得到第一义谛的圆满法呢?哇!书写得很好,然后讲得头头是道,可是呢,容不下别人,嫉妒别人的成就,嫉妒别人的美貌,嫉妒别人的供养,讲起话来,不酸几句,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,也不管对方的优越感、或者自尊心,这不管,讲话到处都伤人。

但是有一种是菩萨示现的,有时候,大愚痴的众生,有时候,你不呵斥他,他不会觉醒,但是呢,我很少用这种方法,一般任劳易,任怨难,一般的众生没有办法承受,上人的那种直截了当的教育法,没有办法的,那就慢慢地转、慢慢地转,喔,在家菩萨,你很好,那就是根器不够嘛,根器不够,要慢慢...慢慢地来引导啊,你用太直的话,太直心的话,虽然也是在一种教育嘛,可是他没有办法承受,他的自尊心、优越感被伤害的时候,他对佛就完全失去信心了,如果我们佛教里面都柔软心、柔软语,会度更多的众生,为什么呢?因为他是众生,众生,你要给个方便啊,众生,你要给一点时间啊,因为他的名字叫做众生,就不是一下子有办法,一下子扭转过来,断掉了,所以,我们修行要用佛性修行,佛性修行叫做“柔软心”,柔软心就是这样子,柔软心就是这样,这个柔软心就是这样,嗯...柔软心,柔软心,他可以随着正面的、反面的,柔软心是这样子的,欸,法无定法,如果一个人个性太硬的话,他不用佛性,他用个性,我的个性就是这样,啪,一下就折断,你知道吗?用个性修行,一下就断掉了,所以,记得,任人欺负,任人谩骂,乃至别人的毁谤跟批评,我们如饮甘露,这是佛讲的,一样,安住于忍,如饮甘露,就是于我来讲,并没有增减啊,此是入道第一要法,这个人才有机会入道,入道的第一要法,就是一切境界,如如不动,不取于相,要不然没有机会,所以修学佛道,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机会,给自己一个机会啊。

【诠论】第一卷所说,主要在显果德,从这节以下在依真起行,以证前所说之果德。前面阐明五法、三性、八识、二无我,所显之如如、“如如”就是内如,外如,内无妄,名“内如”,外无相,名“外如”,称为“内外一如”,称为“如如”,正智、圆成实性、真识、“真识”就是本心藏性等等,“藏性”就是本性名字虽不一样,但都是佛的果德。所以大慧在本卷一开始,便特地问说:如来藏转三十二相入众生身当中,即(就是)在表示因含果德。然而果德虽显,非行莫成,这一句就特别重要了,你知道你是佛,你就不下手修行,就是没辄,你也不能空谈理论啦!意思就是,成佛是真枪实弹的,是真正地如实修行的,是下功夫的,吃尽苦头的,不是说说而已,叫做“非行莫成”,而行无方便则不得进,所以特为来世之顿机,特别为来世的顿根器,请问无间之大方便。

此地有个问题:既然前面说唯心识观、圣智三相、人法无我,也都是行,为什么至此又再说行呢?道理是这(一)样的:本经直指一心,此一心随染净缘有世出世间法。诸位,随染,则现世间法,就是生灭法,随净,则是出世法,所以,在座诸位,我们一定要做到善知识净,环境净,自己的愿力净,身、口、意净,那么,一心真如就会显现,如果我们随逐着我们的无明习气,我们的业力习气,贪爱这种种的染的因缘,无明就是没智慧、业、就是一种习惯性不可自拔的业力,惯性意识,叫做业,就是你做不了主,所以一般众生叫做随业流转,“业”是什么?就是惯性意识,做不了主,哎呀,看到金钱显现,哎呀,完全克制不住,看到了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完全克制不住,爱就是贪爱等这些染缘,那么如如、正智便成为相、名、妄想,为世间之实我实法,故(所以)沦落生死。

若(如果)达到缘生无性之净缘,那么相、名、妄想便成为如如、正智,为出世间之无我无法,故(所以)证得大涅槃。此则(这个是)染净本唯一心,更无别法。好,这一句话的重点在哪里呢?既然是唯是一心,更无别法,那么,就注意你的起心动念,你要过好日子吗?就很简单,就动善念,原谅、宽恕、智慧、布施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你的面相就越来越好,面相越来越好,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布施之道,外在的金钱,死也带不去,连这个最基本的都布施不出来,你又怎么能够了解唯是一心,更无别法呢,你布施不出来,就表示你的内心卡住了,万法尽舍,是名一心,没有什么东西放不下的,当然要看自己的能力啰,像师父万法尽舍,把这个佛法有因缘也讲给大家听,我们互相勉励,也叫舍,本来无法,但是也必须要这样子上课啊,互相勉励,所以前面说行,主要在令当机顿见一切诸法,纵缘无性,而顿悟无生之旨,会归一心究竟之极处。所以,性相本一如,何来是非高下,纷扰的烦恼无明呢?然而,前面所说的行,主要在明心,目的为显理;现在所说之行,则在于因机设行,目的在证真。所以有差别。但是究竟之处,心就是性,性就是心,体用一如。

【佛告大慧: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。云何为四?谓善分别自心现,观外性非性,离生住灭见,得自觉圣智善乐,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。】

这一段非常、非常地重要,你想要成佛,这一段就不得不好好地去理解它、体会它,这一段不好好地理解跟体会,成佛,不可能,也没有任何的希望,佛告大慧:菩萨摩诃萨如果想要成就佛道,就必须要先要成就这四种法,这四种法就是成佛的大方便,顿悟的大方便,得修行之大方便。云何为四?一、“善”就是善观察,好好地观察分别一切法,好好地观察一切法都是唯自心所现,意思就是,一切法都跟你的起心动念息息相关,束缚,仍然是你的那个念头,解脱,还是你那个念头,有般若智慧、看得破,也是,看不破,是心束缚,看得破,心解脱,仍然是心,皆为自心所现,第二、善观察了知一切,“外”就是外法之性,“外性”就是外法之性,简单讲,就是缘起法,“非性”就是非有实自性,第二、善于观察了知一切外法之性,非性,非有实自性,就是了知万法都空无自性。第三、要远离一切生住灭,简单,生灭,就是我对生灭彻底没有意见,因为生,本自无生,灭,本自无灭,生,空无自性,住,空无自性,灭,空无自性,所以,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,妄见才见到生住异灭,如果是空性空相,则万法安住在空性空相里面,所以,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,什么意思?“是法”就是万法,“住法位”安住在空相的法界性这个位置,本自如如,本自不动,所以,是法住法位,万法都安住在法位,就是万法空无自性的空相这个位,其实本无生灭的意思,世间相常住,世间相仍然是永恒存在的,因为,当我们开采了真如自性的时候,万法都是正、依二报,都是真如自性所显的,因为万法契入无生,契入空相,所以,因为有妄,所以,见生灭,因为证真如,见到万法本自涅槃。

所以,第三、离一切生住灭,简单讲,简称生灭,离一切生灭见,就是种种的执着、分别跟看法,我们对万法不了解说,万法都是生生灭灭、灭灭生生的,不知道说,天是棺材盖,地是棺材底,无论闯哪里,总在棺材里,这个世间,你怎么闯,你离不开棺材,意思就是,我们今天不必到死亡,就知道我们有一天会死亡,这个就是对生灭法,慢慢、慢慢地去理解跟体会,好,如果我们有一天面对了死亡,我们拿什么来抵挡死神呢,诸位,你有没有想到如果明年就要面对死亡,死神降临,你拿什么来抵挡跟死神作对呢,怎么抵得过死神呢,那你为什么不修行,所以第三个、要远离一切生住灭的见,这个“见”就是执的意思,着相的意思,有种种的看法、烦恼、妄想的意思,这个“见”也叫做烦恼,意思就是在生灭法里面打转。

所以一切众生面对这个现实,而这个现实是很残酷的,你要生存在这个现实,你必须要有钱,没有钱,行、住、坐、卧,你哪有车子,哪有房子,哪里娶得到老婆呢,那么,面对这个现实,残酷的现实,我们不得不去赚钱,赚钱以后,又牵着我们的业力走,我们的业力被牵着鼻子走,鼻子走的时候,很难得听到佛法,抽不出时间用功,你就知道修学佛道有多困难,尤其是在家居士啊,出家人就好很多了,他全力以赴地做一个尽职的法师,那在家居士又要面对现实,又要面对残酷的斗争,你不斗人家,人家斗你啊,你不打到对方,那么对方站在你的前面,你没有这个工作啊,所以现实是很残酷的,又不得不去面对它,因此,第三个、远离一切生灭见,契入无生,但是如果悟道的话,那没有什么差别,出家也好,在家也好,用一颗实相的心,来面对一切境界,仍然可以超越的。第四、得内心自觉圣智善乐,就是内心自证自觉圣智,自觉圣智呢,自己觉悟到自己有圣人的智慧,怎么样?这是大善之乐,这种乐还不是普通的乐,“善”就是大善,“乐”就是那种乐啊,乐不可支,诸位,法乐跟欲乐不一样,一切众生都是以欲乐,但是一切修行人应当以法为乐,就是哪里有法,拼了命,你都要去求法,这个才是给你真正的快乐,世间没有真实的快乐,世间有真实的快乐的话,还会发生那么多的不幸吗,哪有那么多的不幸。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。

再把它贯串一下:说,佛告大慧:菩萨摩诃萨若成就四种法,得修行者之大方便。哪四种法呢?谓一、善于分别观察一切万法,都是唯心的现量境界。第二,也善于观察了知一切外法之性,其实是空无自性。第三、一定要彻底远离,对生灭法没有意见,“见”就是着、就是执、就是分别的意思,所以契入无生。第四、得到内心自己证得自觉圣智大善之乐,所以,修行人不可以追着佛号跑,应当回归到内心,自证自觉圣智大善之乐,念佛也是用这个无贪、无瞋、无痴,不来不去,没有生灭的清净自性念佛,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。

【义贯】“佛告大慧:菩萨摩诃萨”若“成就四”种“法”,便可“得修行者”之“大方便。云何为”此“四”种法?“谓”一、“善”观察“分别”一切法皆唯“自心”所“现”;二、善“观”察了知一切“外”法之“性非”有实自“性”;三、远“离”一切“生、住、灭的种种的知见”,契入一切法无生;四、专求而“得”内心自证“自觉圣智”大“善”之“乐。是名”为“菩萨摩诃萨成就四”种“法”,而“得修行者”之无上“大方便”。

【诠论】此处说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之大方便。因为唯心行法,意思就是,唯心,这种修行的方法,不是非(上)上根器的人,圆顿大教的人大智,慧的人,莫能任持,意思就是说:要大悟、要见性,悟到圆满的清净自性,了知万法唯心,这个没那么容易,非上根圆顿的智慧的人,没有办法任持,故(所以)只说菩萨摩诃萨。魏译在此节经文之后加了一句:“而得名为大如实修行者”。

诸位,什么叫做“大如实修行者”?“如”就是内如、外如、体如、相如、用如、因如、缘如、果如、事如、理如,要达到万法一如,才能称为真如的修行者,就是大如实修行者,“如实”是什么意思?万法进入空相,这才是实实在在真正的修行人,令心无所增减,心没有增减,世间人不一样,随便讲两句,痛苦了几天几夜还割舍不下,那怎么叫做“如实修行人”呢,你要劝他,你要放下……怎么样?然后他会说,师父啊,假设说怎么样,你是我的立场,你会怎么样?为自己的痛苦辩解,也不肯在当下把它放掉,意思就是,他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,他的痛苦、他的辛苦,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,讲一讲,讲一讲,又开始掉眼泪了,显得自己同情自己很可怜,诸位,在这里世间,万法本自生灭的,如果我们不解脱自我,谁来安慰我们呢,安慰我们又有什么用,勇者不惧,智者不惑,有智慧的人不迷惑,勇敢的人没有任何的恐惧感。

432页。【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?谓如是观三界:唯心分齐,离我我所、无动摇、离去来,无始虚伪习气所熏,三界种种色行系缚,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。】

说:云何~什么是菩萨摩诃萨,“摩诃萨”就是大菩萨,善于分别自心所现的境界?什么是菩萨摩诃萨善分别,能够善于分别自心所现的种种境界,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呢?谓菩萨用这个正智,正确的智慧,现在是菩萨摩诃萨,他用真如实智,正确的智慧,如是观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唯心分齐,“分齐”用我们现在的名词,叫做“差别”,统统是心起妄而有差别,而这差别里面,其实当下体空,就是平等的心性,而众生不知道这一层的道理,不知道千差万别的这个,种种的执着、分别、痛苦,其实它的背后,都是如如不动,没有来去、没有生灭、增减的真如自性,不懂得这一层道理,所以其实所有的差别、分别的痛苦,还是唯心所现,三界呢,离我我所、为什么“离我”?我,空无自性,五蕴身,空无自性,“我所”就是我所拥有的,也是空无自性,万法体性本空,本来没有任何的动摇,本离去来,唯心所现故,在这个《小品般若经》讲得真是好,《小品般若经》讲的那一句,说,须菩提,诸法无所持来,亦无所持去,哎呀,一针见血,在《小品般若经》里面,佛对须菩提这么说,说,须菩提,万法无所持,“持”就是保持的持,万法无所持来,亦无所持去,没有东西拿过来,也没有东西拿过去,何以故?体性本空,万法。

所以说,须菩提,善观诸法,万法无所持来,亦无所持去,就是离于一切去来生灭,本无动摇,意思就是,这个世间如何来赞叹你,你拥有多少,你的本性没有增,任何的伤害你或者是批判你,无情的攻击你,你的本性也没有减,万法本不生、本不灭,所以本来就离于来去、生灭,唯心所现的境界,因此你的痛苦,其实来自于你内心的深处,不需要人家同情你,你内心自己了诸法如幻,没有来去、生灭、增减,你立刻就解脱,解脱要靠自己的,不是靠佛,或者靠师父,不行的,解脱要靠自己的,因为你在内心的深处,谁都帮不了你的忙,无始虚伪习气所熏,三界种种色就是五蕴之色身,“行”就是心行,“行”就是妄心,就是受、想、行、识等等,三界的五蕴身,还有心所行,都是有种种的系缚,为什么会有种种的系缚?因为不了解唯心的现量境界,我们总是在五蕴身,还有外在的财产,建立了种种妄想,我今天要做什么,赚多少钱,我今天要当什么官,要步步高升,见棺就发财,所以中国人很喜欢做一个棺材,喔,见棺大吉啊,然后,有的中国人喜欢步步高升,走着阶梯,他就说,这步步高升,中国人很喜欢讲这些,四句的语言,连贯语、双关语,打开棺木就,唉呦,见棺大吉啊,都有这样子的,由于我们这个五蕴色身、还有财产,就会建立种种的妄想,随入种种的境界而显现,意思就是,这一句就是心生法生,所谓心生而种种法生,法生而种种心生,意思就是,我们的妄想心建立了万法,而这个万法其实不可得,万法就是时空的架构,承认它有实体性,就是有其自性。

所以,众生认为有所执着的东西,其实在佛的角度看来,一切法没有东西可以执着,因此佛可以用最少的物质,就是饮食啊,最少的食、衣、住、行,度过他的一生,世间人没办法,世间人,床铺好,要更好,车子好,要更好,房子大,要更大,永远追求不完,所以学佛跟不学佛,它的差别在于,学佛的人能够彻底的洞悉,诸法如幻的道理,不会在这个食衣住行里面,一直打转,他的内心里面彻底地摆平自我,也没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也没有五蕴相,也没有所谓财产相,所以,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,我们来到这个世间,所有的万法,都是暂时让你用的,没有一种东西是你的,记得,我们来到这个世间,只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,就是你家今天那个土地啊,所有的财产,也都是让你暂时用的,你眼睛一闭上,也不是你的,来到这个世间,要有一个共识,要透视它,万法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,我们来到这个世间,只有使用权,没有所有权,什么东西你的。

所以说,我这一辈子,我来到这个世间出家修行,那么,建立了这个文殊讲堂,我知道,万法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,所以,我在这一辈子,我就尽心尽力,关于徒弟、下一代,那下一代,就看他们了,愿不愿意继续弘传师父的法,这个可遇不可求啦,你眼睛一闭上,徒弟要变什么,你也不知道,所以我从来没有说,我要靠徒弟,我要怎么做,只能说,如果我们有共同的佛陀的理念,那么传佛的法身慧命,这是我们共同的理念,师徒之间也是这样一个传承,灯灯相续嘛,所以我不敢要求任何一个,但是我这一辈子,我一定要尽心,一定要尽力,你有能力,你有实力,你有这个辩才,你有这个高的学历,你有这个高的智慧力,那为什么不把它牺牲奉献出来,所以,我没有考虑很多,佛也没有叫我这样做,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,应当这样做,那么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。

整句的意思是说: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所现的境界呢?谓菩萨用正确正念正观的智慧如是观察,万法其实都是唯心所分别、所差别、分别出来的产物,所有的痛苦、烦恼、快乐、解脱,都是那一颗心在作用,三界当中其实离于我跟我所拥有的,“我所”就是我所拥有的,“我”就是正报,“我所”就是依报,三界离于我的正报的执着,还有离于我所拥有的依报的执着,万法本来就空,本来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,万法本离于来去、生灭、增减,唯心所现,只是无始以来,虚伪的习气所薰,做不了主,变成一种强大的业力,三界的种种五蕴色身,还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些心行所系缚,简单讲,所有的众生,只要他不学佛,时时刻刻都在系缚当中,时时刻刻都呈无明的状态,而自己不自觉悟,生命只有一种工作要做,就是提早觉悟,官,当得再大,有一天,你要下台,几千亿的财产,你仍然带不走,身、财建立这种种妄想,随入于境界而更加的显现,种种的能所,所以,心生则种种法生,法生又种种的心生,又建立了万法,那么这个万法,由于贪财、贪这个色身而烦恼,制造了六道轮回,菩萨摩诃萨不会这样做,用正确的智慧观察,知道诸法如幻,无我,无我所拥有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。意思就是,万法用正智来观察,都是那一颗心在作用,没有外境。(未完)

慧律法师《楞伽经》01-76( 一、二目录 )(未完)

楞伽经 77:你若动到“我很有修行
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三(点击标题观看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《圆觉经》讲座 目录

慧律法师《楞伽经》01-76 ( 一、二目录 )(未完)

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-18目录(全)

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

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(全)

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全

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

南禅七日视频目录(全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